近日,我院医院神经外科二区为一名“椎动脉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61岁患者成功实施脑血管造影+右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支架植入术。目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61岁的梁叔在家因突发头晕、头痛伴昏迷4小时被送入我院神经外科二区,我院CT提示:1、蛛网膜下腔出血并脑室积血;考虑梗阻性脑积水,请结合临床。2、头颅CTA:右侧椎动脉颅内段动脉瘤。梁海波副主任医师查看CTA后评估:患者呈昏迷,右侧椎动脉破裂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情危重,需紧急手术治疗,避免动脉瘤再次出血。
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常规治疗动脉瘤,有开颅夹闭术及介入血管内栓塞术,通常因为开颅手术创伤大等原因,患者术后恢复慢、并发症较多、病残率高,疗效不理想。考虑到梁叔年纪较大,经过科室团队的充分讨论并与患者家属积极沟通后,决定为梁叔采用右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支架植入术,手术只在大腿腹股沟行穿刺股动脉就能完成手术,以最小的手术创伤获得最大可能恢复。
急诊当夜,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在介入科及麻醉科团队的密切配合下,沈卫民副主任带领和梁海波副主任医师、林宇国副主任医师为梁叔进行了全麻下行脑血管造影+右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支架植入术。手术过程顺利,不到2小时梁叔安全返回病房。术后造影,见支架打开、贴壁良好,右椎动脉无明显狭窄,远端血管显影良好,动脉瘤处显影剂储留,结束手术。术后经过神经外科二区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量,病人恢复良好。
据沈卫民副主任介绍:随着冬天的来临,脑出血发病率明显上升,其中动脉瘤占颅内出血患者的50-70%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很多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基本没有什么症状或表现,一旦发生破裂出血,死亡或病残率极高,所以,动脉瘤经常被喻为“长在脑袋里的不定时炸弹”。脑动脉瘤破裂导致的早期病死率高达30%至45%,且发生再次破裂的概率极高,再次破裂出血者病死率高达60%至70%,而存活患者通常也会留存严重后遗症。所以对于观察期间体积增大、瘤体大于5mm的未破脑动脉瘤,以及已经破裂出血的动脉瘤建议手术治疗。
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包括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微创介入栓塞术、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等,具体需要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专家根据病情评估选择。我院神经外科在动脉瘤的诊治方面有着完善的设备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每年不仅治疗了大量已经破裂出血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而且还通过脑血管造影、CTA等筛查出为数不少的颅内定时炸弹—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并通过手术治疗,精准的为患者拆除炸弹,防止了患者因为动脉瘤破裂出血而出现致死致残的情况,真正做到未病先防,防治一体,服务群众。
服务号
订阅号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