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突发脑疝的生命危急时刻,到半年后精准介入的平稳康复,70 岁患者王姨的求医路,不仅是一场跨越生死的生命救援,更见证了广东省人民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显著成效 —— 在省医神经外科专家毛承亮教授的亲自带领与指导下,广东省人民医院粤西医院神经外科团队既成功完成紧急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挽救生命,又成功实现血流导向装置(密网支架)植入术的独立自主开展,标志着我院复杂脑血管疾病诊疗能力迈上新台阶。
危急时刻:毛承亮教授亲自主刀,开颅夹闭破解 “生死关”
2025 年 2 月 25 日深夜,王姨在家中突发不省人事,送至粤西医院时已陷入深度昏迷。经过头颅 CTA 检查快速明确关键病情:右侧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右侧颞叶大量出血,左侧后交通动脉瘤,患者已出现脑疝先兆,随时可能导致呼吸循环衰竭。
常驻电白的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专家毛承亮教授带领团队分析病情:患者左右脑各有一个动脉瘤,考虑右脑的大脑中动脉瘤为此次出血的“元凶”。在没法两侧兼顾的情况下,“先做右侧开颅,夹闭破裂的动脉瘤并清除颅内血肿,挽救生命!左脑未破裂动脉瘤待病情稳定后再行微创介入治疗!”毛教授立即为王姨制定了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2 月 26 日凌晨 2 时,手术正式开始。毛承亮教授带领粤西医院神经外科团队(梁海波主任医师等),在显微镜下精准夹闭破裂的动脉瘤,同时清除了脑内的血肿。凌晨5时,手术顺利完成,患者转入重症医学科监护。并终于在两周后苏醒、转出ICU病房。
“毛教授不仅教我们如何在出血、粘连的复杂结构中快速找到动脉瘤,更强调‘夹闭要精准,既要阻断出血,又不能损伤正常的动脉’,这些实战经验让我们受益匪浅!” 参与手术的梁海波主任医师回忆道,正是在毛教授的严格质量把控下,手术实现 “零并发症”,为患者后续完全康复奠定关键基础。
技术突破:毛承亮教授指导,粤西医院自主完成密网支架植入
开颅术后 6个月,经过康复治疗,王姨的病情逐步稳定下来。在医生的叮嘱下,王姨再次来到省医粤西医院,准备治疗左侧的后交通动脉瘤——这是一枚未破裂、但仍存在潜在高风险的动脉瘤,若不及时干预,仍有破裂出血可能。
2025 年 8 月 20 日,神经外科团队在毛教授的指导下,为患者实施 “左侧后交通动脉瘤密网支架植入术”。手术由梁海波主任医师主刀,经微导管将支架导管送至预定位置并释放后,复查造影 —— 支架贴壁良好,动脉瘤内造影剂滞留,载瘤动脉血流通畅。因为这枚动脉瘤没有破裂,微创的介入手术后王姨恢复得很快,几天就恢复到生活自理的程度。顺利出院时,家属还送来了锦旗表达感谢之情。
全周期守护:技术下沉惠及民生,构建区域诊疗新标杆
“从开颅手术时毛教授手把手带教,到这次独立完成密网支架植入,我们在血管解剖识别、术中应急处理、支架释放精度上的进步,离不开他的倾囊相授。”梁海波主任医师表示,此例患者的成功救治,标志着省医粤西医院已填补技术空白,全面具备了包括开颅夹闭、血流导向装置植入、弹簧圈栓塞等技术的颅内动脉瘤救治处理能力。
半年内两次住院,此例患者从抢救到康复、再次择期介入等联合救治的成功,是广东省人民医院与省医粤西医院深化技术帮扶的生动实践。在毛承亮教授的带领下,省医粤西医院神经外科不仅补齐了 “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密网支架植入术” 等核心技术短板,更树立了 “省级专家领航 + 基层医院技术自主” 的诊疗标杆。未来,随着广东省人民医院专家团队技术帮扶的持续深入,粤西医院将进一步加强脑血管疾病诊疗能力,为守护粤西百姓脑血管健康筑起坚实防线。
服务号
订阅号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