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不出县|上下“联”动,“电白小珠江”还有多远?

2023-12-05    点击:419

来源:南方日报

多项“0到1”的医疗技术突破,近年正在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密集到来。

首例晚期胰腺癌动脉灌注化疗术、首例激光消融术与左主支气管支架植入术、肝门胆管癌根治术、肝尾状叶肿瘤切除术、腹腔镜辅助肝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下左肾癌根治性切除术……随着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等医院开启紧密合作,电白群众不到“省城”也能看好大病,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向上借力”之外,电白区人民医院也在探索与区镇医疗机构共建紧密型医联体的路上齐头并进,与25家基层卫生院共建紧密型医联体,让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均衡发展。

筑牢“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强基层是重要一环。“救急、救重”专科定位如何助力大病不出区?打造“电白小珠江”还有多远?此次,我们走进电白区人民医院一探究竟。

 

建设“家门口”的珠江医院

 

“这次真的要感谢医院医生帮我保住了我的肾,我如今打网球基本不受什么影响。”电白区一名曾罹患肾肿瘤的网球教练说。

接诊该病患后,电白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团队与珠江医院泌尿外科教授毛向明就患者病情进行了详细讨论。双方认为目前患者肾肿瘤较小,可保留肾脏并进行肿瘤切除。尽管手术中发现患者组织粘连严重,但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双方通力合作保证了手术的顺利,保住了患者的肾脏。

这例高难度手术的成功,是电白区人民医院借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科室诊疗水平的生动写照。

2022年1月,电白区人民医院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正式开启紧密型医院合作。3月,电白区人民医院—珠江医院泌尿外科专科联盟、毛向明博士后名医工作室在电白区人民医院正式签约落地。

“毛教授的到来,为我们补齐四级手术、微创手术等高难度手术短板带来很大帮助。”电白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周雄说,泌尿外科充分抓住合作机会,陆续开展了膀胱恶性肿瘤、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阻断术、肾上腺肿瘤腹腔镜下切除术等高难度手术。

让患者不到“省城”也能看好大病,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用脚投票。2023年,电白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同比增长8.43%。

“电白医院与珠江医院以建立长期性合作为前提,从小切口带动‘大变化’,组合优势学科,组成学科群,凝聚合力将医院建设为‘电白小珠江’。”电白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冼明健说。

至当前,电白区人民医院已有神经外科、甲状腺外科、胸外科、胃肠外科等7个专科实施专科联盟。专家坐、人才交流、远程医疗、双向转诊、科研合作、大型义诊……密切合作下,电白版“小珠江”身影渐渐浮现。

 

“沿着228国道一路帮扶

 

与高端医疗资源“联姻”,目的是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如果说电白区人民医院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共建专科联盟实现了“向上借力”,那么与基层卫生院共建紧密型医联体则开启“向下输力,让“大病不出区”实现两条腿走路。

周五早晨,电白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医疗总监黄飞雄和同事又如往常一般驱车行驶在228国道上,他们此行目的是岭门镇卫生院。

沿着228国道,一路上还分布着马踏镇卫生院、小良镇卫生院、树仔镇卫生院等多家基层医疗机构。“很多卫生院都在228国道旁,每家医院我们一个月会去支援两次,所以我们说这是沿着228国道一路帮扶。”黄飞雄说。

岭门镇卫生院,以往只能进行高血压等常见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工作。在与电白区人民医院共建紧密型医联体后,通过每周带教查房、面对面分析病情、分享疾病前沿诊治方法,岭门镇卫生院的技术水平快速提升。“现今岭门镇卫生院已经可以处理心肌梗死、心衰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岭门镇卫生院便能完成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检查项目。”黄飞雄说。

盘活电白区现有技术、人才、设备等医疗资源,支撑基层医疗机构发展是实现大病不出区的重要一步。除了技术帮扶外,资源共享是重要一环。目前,电白区共有25家基层卫生院与电白区人民医院签订共建紧密型医联体协议。

2023年前三季度,电白区人民医院每周二至周五派专家到各卫生院进行业务查房或义诊活动。与各镇卫生院联合义诊73次,义诊人数约6332人次,业务查房156次,查看病人6902次,专业知识培训73次,科普培训73次,共派出专家854人次。一连串数字表明电白区人民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工作正向深推进。

“实现大病不出区,我们向上要紧密联动珠江医院等医疗机构,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向下要统合电白区医疗卫生系统资源,建成完善的急救医疗网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冼明健说,通过逐步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新秩序,电白区人民医院要实现病人看病就医零等待。

 

“门球时间”国际标准快近一半

 

“要快!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用时18分钟,球囊顺利通过由树仔镇紧急转诊过来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黄伯的梗塞血管。

从患者进入医院大门到首次球囊扩张这段时间也被称为“门球时间”,这一时间长短是决定患者院内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等待救治时间越长,胸痛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的机率就越大。

基层首诊、远程会诊、紧急转诊……多策并举之下,如今电白区人民医院“门球时间”降至平均49.55分钟,比90分钟的国际标准快近一半。

电白全区常住人口150万余人,基层医疗需求旺盛,但距广州、深圳等地较远,如何快速打通疾病诊治这“最后一公里”很重要。在电白区人民医院院长李文峰看来,提升区域大病、急病救治能力,避免群众因赶赴外地治疗耽误病情,能有效降低急病致死率、致残率。

今年6月,电白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通过省级评审,标志着医院在救治心梗、脑梗等疾病上取得新的突破。立足“救急、救重”专科定位,电白区人民医院创伤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等建设工作正持续进行。

要将紧密型医联体打造为医疗技术、人才的‘绿色通道’,引导医院医疗水平由依靠‘输血’提升向主动‘造血’成长转变,持续建设区域医疗高地,力推电白医疗卫生健康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李文峰说。

 

【撰文】许程浩 杨建雄

【通讯员】韩盼盼

 

 

 

 

 

 

附件:
QR Code 0
QR Code 1
QR Code 2
返回顶部